索引号: | 486050373/201807-47921 | 信息分类: | 精准扶贫情况 |
---|---|---|---|
内容分类: | 综合政务,报告 | 发文日期: | 2018-05-10 |
发布机构: | 萧县机关事务管理局 | 生成日期: | 2018-05-10 |
生效时间: | 废止时间: | ||
名称: |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| ||
文号: | 关键词: |
精准扶贫调研报告
萧县行管局 孙桂芳
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,对包保的永堌镇前进村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政策落实情况开展调研,通过实地察看扶贫开发项目,走访农户了解贫困现状,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,现将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基本情况
前进行政村位于永堌镇东南部,现有人口5109人,有耕地面积5670多亩。村内水泥路纵横交错,交通便利。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,尤以山杏、葡萄最为出名。该村投资约30万元,新建了前进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民活动广场,现已投入使用,方便了群众的学习娱乐。现在前进村还有贫困人口297户558人,2017年预脱贫151户285人。
2017年以来,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,前进村逐项落实了扶贫增收项目,特色种养扶持、种养殖大户带动、户贷企用小额信贷、实施危房改造、教育资助、提供就业岗位等帮扶措施,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,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。
(一)产业扶贫。建设千亩果园基地。前进村以山杏、葡萄等水果种植为基础,建成了千亩果园基地。尤其是通过引进山杏和葡萄的优秀品种和先进栽种技术,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产品鲜嫩味美,色鲜、果脆、味美,是馈赠亲友的佳品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供不应求,效益可观。前进村群众素有种植水果的传统,积累了大量的种植经验,近年来水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成为马井镇的水果产出基地。村里成立了水果种植协会,指导生产管理、统一销售,提高了群众收入。
(二)技能扶贫。联合人大以就业为导向,全面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,实现有培训需求的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覆盖,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。通过各类网站发布政策导向、就业指导、培训信息、招聘信息等,引导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。深入开展返乡贫困农民工现场招聘、技能助你就业、就业信息对接、返乡农民创业、用工需求调查等活动,帮助贫困农民通过劳务输出脱贫。
(三)教育扶贫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“两免一补”政策。举办了雨露计划信息化管理业务培训班,各乡扶贫工作站站长、扶贫干事参加了培训。以会代训,及时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培训,让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。扩大宣传,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的“两后生”摸底登记。精准认定,实行应补尽补、直补到户。
二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
(一)脱贫能力弱。大多数的贫困人口文化程度低,整体素质低,自我要求低,等、靠、要思想比较严重。自我脱贫意识淡薄,缺乏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家庭劳动力丧失,缺乏有效经济收入。居住地周边没有产业项目支撑,缺乏经济依靠。只能寅吃卯粮,入不敷出,从而导致生活越来越困难。
(二)生产生活基础差。前进村人均耕地少,道路建设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。贫困群众文化水平低、对信息化网络了解少,不能及时获得有效的致富信息,影响了脱贫攻坚的步伐。
(三)经济发展底子薄。农业产业机构单一,生产技术落后,村里集体经济薄弱。水果栽种种植技术含量低,效益不高。水果种植受技术条件限制未能形成大产业格局,推广难度大,带动致富效果有限。
(四)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强。部分贫困群众接受新科技、新思想的能力差,生产、生活方式落后,存在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。脱贫致富的欲望不强,缺乏自力更生、勇于致富的劲头。
三、几点建议
精准扶贫,扶真贫
一是精准识别。精准识别贫困户,必须建立在统一标准、全面调查、严格程序、公正公开的原则基础上。要按照省里统一发布我区贫困人口数作为基本识别规模,以户为单元,整户识别,实行规模控制。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,综合考虑健康、教育、住房等情况,通过村民自治、群众参与、民主评议、逐级审核和公示公告等方式,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和低保户,建立规范的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,力求做到“户有卡、村有簿”。
二是精准施策。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,必须逐个分析致贫原因,号准“脉”,找准症结,选好“药方”,解决“怎么扶”的问题。通过调研发现,造成贫困的原因,从主观方面讲,有思想懒惰、身体残疾、技能缺失;丛客观方面讲,有因病因灾致贫、缺少政策资金支持等。因此,要逐户制定帮扶措施,有针对性的予以扶持。对于技能缺失的可以为其提供技术培训、帮助其劳务输出或就业,对于有创业想法而无资金的贫困户,要想办法通过农信、小额贷款等金融渠道解决其资金来源,鼓励其创业并带动其他贫困户就业;对于因病、因残丧失劳动力的可以为其提供医疗救助,对于没有住房的贫困户、五保户,可以为其提供住房改造等。
三是精准帮扶。落实帮扶举措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,是将贫困地区农民“扶上马、送一程”的着力点和根本点,更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据。一方面,为每户帮扶对象确定一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,并将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作为检验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,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。同时,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,对在帮扶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,要给予通报表扬,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,给予通报批评。另一方面,要广泛动员基层干部、教师、医生、能人大户参与帮扶,动员在外企业单位、本地在外创业成功人士、社会组织参与帮扶,进一步扩大贫困村联系覆盖面,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。